杨昊进行内容讲解 申智诚摄
杨昊帮助小组内成员解答疑惑 申智诚摄
小组成员作品展示 申智诚摄
小组成员合照 申智诚摄
7月28日,南杉公益助学团队与你相豫支教队的杨昊老师,为腰赵楼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“创新思维之结构设计大赛——桥”活动。这场集知识讲解、动手实践与趣味评选于一体的特色课程,让孩子们在探秘桥梁结构的过程中,悄然点燃了创新思维的火花。
活动伊始,杨昊老师凭借精心准备的图片与模型教具,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“桥梁探秘之旅”。从我国古代著名的赵州桥说起,他生动解读了石拱桥弧形结构如何巧妙分散重量,让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桥依旧稳固矗立;展示上海南浦大桥的图片时,现代斜拉桥高耸的桥塔与密集的拉索构成的精妙受力体系,引得孩子们啧啧惊叹;悬索桥的柔美曲线、梁桥的简洁利落,每种桥梁的形态特征和适用场景都被细致剖析。讲解中,杨昊老师巧妙化繁为简,通过一系列小实验帮学生理解科学原理——他用几根竹签搭建出三角形、四边形等不同结构,让学生亲手按压感受稳固程度,抽象的力学知识瞬间变得可触可感。
理论知识讲解完毕,实践环节即刻展开。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,每组领取A4纸、白乳胶等材料,要在规定时间内合作完成一座“桥梁”的设计与制作。各组同学迅速进入状态:有的俯身绘制设计草图,笔尖在纸上勾勒出奇思妙想;有的围坐讨论结构搭配,为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又相视一笑;有的专注裁剪粘贴,指尖翻飞间让纸张逐渐显露出桥梁的雏形。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,智慧的火花在协作中不断迸发。杨昊老师在各组间巡回指导,时而俯身倾听孩子们的构想,时而给出画龙点睛的建议。
最令人期待的评选环节如期而至。每组派代表自信地走上讲台,清晰阐述团队桥梁的设计理念、采用的稳定结构及制作过程,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对作品的自豪。随后,评委们从桥梁外观设计的独特性、承重能力的强弱、团队合作的默契度等方面综合打分,公平公正的评选让每个孩子都深切体会到努力的价值。
此次桥梁结构设计大赛,不仅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结构力学的基础知识,更在动手实践中锤炼了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,在团队协作中领悟了合作的真谛。这堂别样的课程,为孩子们的暑期支教生活增添了一抹绚丽夺目的色彩,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与创新创造的种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