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真听取讲解 纪汝一摄
实践队全体合影 师歌摄
讨论红色文物 纪汝一摄
体会历史进程 刘佳豪摄
细看红色故事 刘佳豪摄
为引导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,2025年7月20日,365游戏大厅(华东)沧澜红迹实践队走进青岛党史纪念馆,开展“追寻先烈足迹”主题研学活动。在沉浸式学习中,邓恩铭、李慰农、徐子兴、刘谦初四位革命先烈的事迹成为队员们感悟红色精神的生动教材。
“同学们,眼前这位青年就是邓恩铭,他21岁时就以‘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’的抱负来到青岛……”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队员们首先在“五四运动与青岛”展区了解到邓恩铭与青岛的渊源。当看到展厅中复原的邓恩铭在青岛一中(原胶澳中学)演讲场景时,纪汝一惊叹:“原来他曾在青岛的校园里宣传革命思想,和我们一样大时就肩负起救国使命。”
在“早期党组织建设”互动展区,李慰农的故事以动画形式呈现:1925年,他秘密来到青岛,在纱厂附近创办工人夜校,用“工人为何受剥削”等问题启发工人觉悟。“李慰农烈士牺牲时比我们老师还年轻,却为工人阶级的解放献出了生命。”陆近仁在笔记中写道。而徐子兴作为工人出身的党员,曾带领四方机厂工人建立“赤色工会”,展厅中他使用过的工具包与联络暗号手稿,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早期革命者在艰苦环境下的智慧与勇气。
最触动师生的是“狱中斗争”场景还原区。刘谦初被捕后,敌人对他施用酷刑,他却在狱中组织难友学习,还写下《给妻子的信》:“望你不要为我悲伤,要坚定地为党工作,抚育孩子长大成人,继续我的事业。”当讲解员朗读这封家书时,一旁参观的老党员红了眼眶。“刘谦初烈士的信里没有恐惧,只有对党的忠诚,这种精神太震撼了。”老党员说。
参观过程中,队员们还参与了“先烈精神我传承”互动问答,通过抢答邓恩铭、李慰农等先烈的革命事迹,深化学习感悟。在纪念馆留言墙上,“向先烈致敬,做新时代好少年”“继承刘谦初爷爷的遗志,为祖国努力读书”等留言承载着学子们的心声。
师歌表示:“通过四位先烈在青岛的奋斗故事,让队员们明白红色政权来之不易。今后实践队将继续挖掘本土红色资源,让党史学习教育‘活’起来。”此次活动以具象化的先烈事迹为切入点,让年轻一代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,厚植爱党爱国情怀。